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优秀6篇)

发布时间: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优秀6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五年级下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1

那年假期,我们一家来到了北京故宫,想要一睹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的风采。不愧是皇家宫殿,那宏伟的景观让我不禁肃然起敬,那浓浓的`古典气息让人陶醉。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明、清历代皇帝的居所。我们从天安门城楼进入到午门,就算是进入故宫了,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太和殿,一般是早朝和举行大典的地方。宫殿门前那巨大的白玉雕像,一条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白龙盘在玉石()上,是象征着帝王的九五之尊。抬头看到屋顶,金黄的屋檐仿佛是一条金龙在守护着帝王。

走进内廷。乾清宫庄严的大门映入我的眼帘。要知道,故宫的建造完全是拼接式的,我不得不赞叹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进入皇帝的寝宫,宫内刻满龙纹,那高昂的龙头像是在说:“我可是皇帝的象征!”来到坤宁宫——母仪天下的皇后的居所,那凤纹完全看不出是手工雕刻,非常精美。

气势磅礴的故宫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被列为五A级旅游景点,这一游,真让人流连忘返。

五年级下册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篇2

中华瑰宝——兵马俑

杜佳怡

你想见见威武雄壮的军阵吗?你想了解高超的科学吗?你想领略秦朝的艺术水平吗?如果你想,那就随我一起去秦始皇陵兵马俑走一趟吧!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它历史悠久,充满了许多奥秘。

秦始皇陵兵马俑源于古代的人葬俗,人殉就是以活人殉葬。但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万里长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闻名中外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初到西安的必去之地,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兵马俑景区目前开了三个坑,一号坑多为士兵俑,神态各异;二号坑有跪射俑、车兵、骑兵、步兵等;三号坑多为将军俑。

大家值得去三号坑看看,三号坑共有出土文物68个,呈现了世界古史上发现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人类的奇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小学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600字 篇3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星辰与都城对应。天帝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天子”,《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帝之所居也。”所以紫微、紫垣,紫宫便成了帝王宫的代号。皇宫常人不能进,所以称为“紫禁”。

现在的故宫宏伟、壮观,有着珍贵的文物,在各个方面都是格外的精美。但在清朝时期,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康熙三十四年才修复。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后,逊帝爱新觉罗·傅仪被允许暂居宫禁。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赶走了傅仪。1925年,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绕过一大片华丽的建筑,终于要到皇帝的住所了,我不经欢呼雀跃。还没看见乾清宫,我就被眼前的建筑吸引了。不过它跟以往的建筑不大相同,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有雕石栏杆。在金色的 太阳下,金色的瓦片,金色汉白玉柱子,连平时白色的栏杆也泛着金光,而门口的那两只铜鎏金狮子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这一切在金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那对铜鎏金狮子友好地望着我们,但它们的身上却流露出了保卫家园的气势。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时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走过乾清宫,穿过坤宁宫就来到了皇宫的御花园。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御景亭位于御花园内东侧的假山顶上。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真是叫人赞叹。

故宫是令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与智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 篇4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陈伊然

在我国的北方,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明珠。那就是“对称的古都”北京,这个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吸引着不知多少外地的游客。那巍峨壮丽的长城,那风景如画的天坛,那如诗如画的颐和园。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北京最具文化代表性的景区---故宫。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建筑面积约15万㎡,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约9000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律于1406年开始建设,用100万民工。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18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50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护城河。宽约50米,护成一个大大的城堡。故宫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可以饰以金碧辉煌的宫殿,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被统称为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左右两边各有六处宫院,称为东六宫和西六宫。供姨妃居住。前朝后寝,分之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关于故宫还有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叫刘伯温,有一天他对皇帝说:“陛下,臣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召见臣,说皇上住的宫殿必须要有三十六金刚级七十二地煞看守,否则会有灾难。说完腾云而去,臣就吓醒了。”皇帝听了,命令刘伯温去建造一座宫殿,就叫紫禁城。要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把守的宫殿。过了十个月,宫殿造好了。皇帝看到宫里金光闪闪,好像是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在守。他高兴极了,奖赏了刘伯温,再连升三级。后来人们才发现,那些三十六金刚只不过是三十六两黄金,七十二地煞也只不过是72口大缸。

故宫老文物被分了25大类,二百多个种类,比如绘画,《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约有53000件,像《兰亭序》《中秋帖》《博远贴》等绘画,更是还有75000多件,这一听更是不可计数,更是足以证明我们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不仅如此,我国还有2800件碑帖,所有的文物加起来一共有156000件。

同时北京故宫还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也被誉为世界的五大宫殿之首,其主要原因在于故宫的杰出的建筑。丰富的文物,悠久的文化等方面,具有举世闻名的价值……

北京故宫真是北京市一颗耀眼的明珠,艺术的瑰宝。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5

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西安临潼出土的,是我国首批5A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二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场那么大。在三个俑坑里,一号坑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八千多个。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北端,有陶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等,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可以分为四个小阵:弩兵方阵、车兵方阵、步兵方阵、骑兵方阵,它们既可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大阵,又可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灵活机动,反应迅速,是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三号坑的规模比较小,别看它小,它可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是整个军队的核心。三个俑坑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营垒,面东背陵,是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戍部队。

兵马俑博物馆里的主角不是坑,而是兵马俑。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燕尾长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武土俑身穿战袍,脚蹬战靴,手执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俑上身穿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长靴;右手执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 篇6

莫高窟在前秦时期初建,历经了上千年的时间,如今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莫高窟有着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以及2415尊泥质彩塑。莫高窟是中国的`四大石窟之一。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天王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

敦煌莫高窟的形成是因为:它虽经历千年,但地处沙漠干旱气候区,年蒸发量是降雨量的千陪,尤其建在远离人口密集的沙漠腹地,这样自然和人为的损毁条件少了许多。

敦煌石窟的建筑尤以莫高窟保存的五座唐宋木构窟檐为稀世之珍和一些宋元土木古塔,壁画中也出现不少代表时代的古建筑图样,可说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不可缺的第一手资料。

此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县之东南,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的峭壁处,南北长约1610米。相传前秦建元二年(366),有位僧人叫乐樽,在此山上见金光闪闪,似有千佛在山上,于是他就在山崖壁上开凿了洞龛,这是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后来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朝代不断开凿,形成了一座规模雄伟、内容丰富、具有高超艺术价值的佛教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