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古诗词鉴赏【最新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月夜》古诗词鉴赏【最新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刘方平《月夜》赏析 篇1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诗意: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这两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在静谧的月夜的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使得全诗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出自唐朝诗人刘方平的《月夜》。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诗意: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赏析:
《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这首诗意境清新明丽:夜深人静,朦胧的月光斜照着村落里的人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笼罩在夜的暗影里。这明暗的对比更衬托出月夜的静谧。辽阔的天空中,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星和南斗星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就在这寒气袭人、万籁俱寂的夜晚,小虫首先感受到了夜空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因此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也在虫鸣声的启发下感受到春的来临,发现透过窗纱能够隐约看出一丝新绿。此诗以静谧的月夜为背景,采用了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对春天来临的无比喜悦之情。
刘方平《月夜》赏析 篇2
月夜
唐代: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注释
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
鉴赏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证,不好去穿凿。
刘方平《月夜》赏析 篇3
【作品简介】
《月夜》由刘方平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原文】
《月夜》
作者: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解】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
偏知:才知。
新:初。
【注音】
北斗阑干(gān)南斗斜(xiá)。
【韵译】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讲解】
本诗写的是初春月夜黎明前的情景。夜深人静,月光斜照着半边庭院;北斗星和南斗星横斜着,天将亮了。低微唧唧的虫鸣声,第一次透进了绿色的窗纱,春意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
诗的前两句写环境的幽静,后两句写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以“虫声新透绿窗纱”来表达春回大地的信息,“透”字传神,读来亲切有味,境界全出。
《月夜》一诗,诗人写得极其细腻,将季节的瞬时微妙变化表现出来。这一首描写月夜春色的小诗,它犹如一首小夜曲,可以让人听得似痴如醉;又好像是一幅水彩画,可以让人看得似乎要沉浸于画意之中而又不能自拔。诗作写得有声有色,恬静雅淡,令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首句的“半人家”是诗中的佳笔,它写出了庄户人家的农舍一半为银白色月晖所包围,而另一半却依然坐落在黑暗中。而组合村庄的大片农舍都是这样一边有光,一边阴暗。如此着色,便使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在用光上便能更加突出主体(村落)。这要比让描写的景物全都搽上一层亮色更醒目,也更有艺术美。有不少注本谓“半人家”是指一半人家,倒也能说得通,但诗句却无一点灵气了。二句应该以互文手法解释,即北斗和南斗都发生了倾斜变化,这样就可看出时间的推移,已从入夜而接近更深了。三四句运用了典型示范的笔法来加强春色迷人的主题,其运用的主要意象便是虫声。又有“新透绿窗纱”补加,更给人以清新右爱的感觉。因为这虫声本来已是够清脆悦耳的了,再让它通过“绿窗纱”,似乎将它过滤了一遍,将那些不规整的杂首全都清除掉,剩下的当然全是乐音了。然后再为这乐音加上点“绿色”,这样弄得这虫声似乎又好听,又好看,岂不美哉?因此末句中还暗用了通感手法,其目的是在声音美之上再饰以色彩美,于是便美不胜收了。本诗由于形象声音色彩俱佳,所以对后人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春虫的鸣声并不过于吸引人的注意,倒是唧唧的秋虫成为众多诗人笔下的常见之物。再说秋季降临时北斗、南斗的斗柄也会发生横斜变化。又,三四句也能解释成:因秋色初降,虫声悦耳,景色宜人,所以反过来对春色之温暖才有更深的体会。这样描写月夜,诗人对季节、时间、空间感受非常敏锐,因此不落俗套,富于创新。由虫声而知春暖春意春至春景,让人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诗句构思和艺术表现都见新巧,一感一听,生了一喜,颇具新意。
【评析】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征,不好去穿凿。
【作者介绍】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刘方平是邢襄公政会之后。天宝时名士,却不乐仕进,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擅长绝句。诗风清新自然,常能以看似淡淡的几笔铺陈勾勒出情深意切的场景,手法甚是高妙。代表作有《采莲曲》、《望夫石》、《京兆眉》、《月夜》、《寄严八判官》、《代宛转歌二首》、《乌栖曲二首》、《春怨》、《梅花落》、《秋夜泛舟》等,其中以《采莲曲》、《月夜》和《春怨》为最著名。《采莲曲》写一窈窕女子(“楚腰”代指“细腰苗条”之意,因古有“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唱着荆歌,在“落日晴江里”采莲,问她何以如此熟练,答是“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原来是十五岁开始就乘潮采莲了),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清新活泼。《望夫石》吟咏“佳人(望夫)成古石”的感人故事,写那石头上“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石上生长的春日红杏象是佳人施于面上的淡红“薄妆”),构思极为精巧,富有意趣。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二百五十一)。
刘方平是当时震惊一时的美男子,史书未曾详细记载其容貌,但是野史里与一些正史里稍有提及他的美貌。因此现在的一些动漫产业也常以刘方平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形象,真可谓是才华横溢,才貌双全。
刘方平的诗清新亮丽,风格鲜明,是因为他早期的生活幸福,他有一妻三子,大子刘眉,儿子刘含,小子刘霜在文学上都颇有造诣。令人惋惜的他们的诗都失传,以至后人无法瞻仰其才华。
刘方平之妻许氏,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虽在当时女子里才华横溢,但是丑闻连连,曾与寺里僧人有过情,刘方平离家四处游玩,便不问家里情况。以至于许氏愈加放肆,最后在偷会情人时跌在雪地里死去了。(选自《古今野史杂谈》)
【赏析】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存诗不多。但他的几首小诗却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
据皇甫冉说,刘方平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刘方平壁画山水》),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宠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这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如果诗人的笔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诗的意境、手法便不见得有多少新鲜感。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来了”为题,人们总是选择在艳阳之下呈现出活力的事物来加以表现,而诗人却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习见的春的标志,独独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而且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气暖”,是谁“偏知”呢?看来应该是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则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感觉到春天的来临。前者实写,后者则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语加以绾结,使读者简直分不清什么是生命的欢乐,什么是发现生命的欢乐之欢乐。“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这些地方,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实际上,他的这点诗意体验,刘方平几百年前就在《月夜》诗中成功地表现过了。刘诗不及苏诗流传,可能和刘诗无句可摘、没有有意识地表现某种“理趣”有关。但宋人习惯于将自己的发现、认识明白告诉读者,而唐人则往往只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诗意感受,不习惯于言理,这之间是本无轩轾之分的。
扩展:人物生平
邢襄公政会之后,天宝时名士,却不乐仕进,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擅长绝句。诗风清新自然,常能以看似淡淡的几笔铺陈勾勒出情深意切的场景,手法甚是高妙。代表作有《采莲曲》、《望夫石》、《京兆眉》、《月夜》、《寄严八判官》、《代宛转歌二首》、《乌栖曲二首》、《春怨》、《梅花落》、《秋夜泛舟》等,其中以《采莲曲》、《月夜》和《春怨》为最著名。
《采莲曲》写一窈窕女子(“楚腰”代指“细腰苗条”之意,因古有“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唱着荆歌,在“落日晴江里”采莲,问她何以如此熟练,答是“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原来是十五岁开始就乘潮采莲了),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清新活泼。
《望夫石》吟咏“佳人(望夫)成古石”的感人故事,写那石头上“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石上生长的春日红杏象是佳人施于面上的淡红“薄妆”),构思极为精巧,富有意趣。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二百五十一)。
传闻
刘方平是当时震惊一时的美男子,史书未曾详细记载其容貌,但野史与部分正史里稍有提及他的美貌。因此2013的一些动漫产业也常以刘方平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形象,真可谓是才华横溢,才貌双全。
野史曾记载过刘方平是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人,甚至和二儿子刘含发生过鱼水之欢。
又有野史记载刘方平曾逼良为娼,而被拐卖的少女正是他貌美如花的小侄女,《拟娼楼节怨》也正是当时所做。
家庭
其诗清新亮丽,风格鲜明,是因为他早期的生活十分幸福。他有一妻三子,长子刘眉,次子刘含,老幺刘霜,他们在文学上都颇有造诣。令人惋惜的他们的诗都已失传,以至后人无法瞻仰其才华。
其妻许氏,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虽在当时女子里才华横溢,但是丑闻连连,刘方平离家四处游玩,不问家里情况。以至于许氏愈加放肆,最后在偷会情人时跌在雪地里死去了。(选自《古今野史杂谈》)
《月夜》古诗词鉴赏 篇4
《月夜》
作者:唐朝,杜甫
《月夜》原文:
月夜
杜甫〔唐代〕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鄜州:今陕西富县。闺中:指妻子。小儿女:尚不懂事的子女。解:懂得。忆长安:思念身在长安的父亲。肃宗至德元载(756),叛军攻陷潼关,杜甫携家眷逃至郫州,闻肃宗在灵武即位,于是前往效力,途中为叛军所俘,被解回长安。香雾:月夜的雾气。虚幌:薄纱。双照:指月光同时照着身处异地夫妻二人。
《月夜》拼音解读:
jīn yè fū zhōu yuè,guī zhōng zhǐ dú kān。
yáo lián xiǎo ér nǚ,wèi jiě yì cháng ān 。
xiāng wù yún huán shī,qīng huī yù bì hán 。
hé shí yǐ xū huǎng,shuāng zhào lèi hén gān 。
相关翻译
今晚秋月是多么皎洁,你却在鄜州的家中独看。
料想家中年幼的儿女,还不懂你为何思念长安。
雾气浓重,可沾湿你秀发?月光如水,玉臂能共时候,才可觉凉寒?
什么是泪照干那满倚薄慢,让月痕的脸。
相关赏析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独自困居在沦陷的长安城中,在月夜思念家人,写下这首情深意切的诗。
此诗构思巧妙,诗人本来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在月下想念自己;本来自己在月下怀念年幼的儿女,却设想天真幼稚的小儿女随着母亲看月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自己。
诗人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但是妻子身边有儿女陪伴,为什么也是“独看”呢?下一联随即给出了答案:妻子看月,并不是真的在赏月,而是在“忆长安“,但是小儿女不谙世事,自然也不明白人间的离别之恨与相思之情,又哪里会懂得“忆长安”呢。诗人巧妙地用小儿女的“未解忆“来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独”字,情感上又深化了一层。
接下来通过描写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进一步表现“忆长安”。诗人想象妻子在月下久久伫立徘徊以至于雾湿云鬟,月寒玉臂。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
每当想到妻子夜不能寐的情景时,诗人自己也忍不住伤心落泪,由此激起了对于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渴望,于是很自然地以表现希望的诗句收束全篇:“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又不仅仅是一般的夫妻离别之情,而是浸透了天下乱离的悲哀,在“独看”的泪痕里,"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诗人期待四海升平的理想。辞旨婉切,章法紧密,无一字不是从月色中照出,既精丽绝俗,又感人肺腑。
作者介绍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诗人社审言之孙。年轻时应进士举,不第,浸游各地,后客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中提奔唐肃宗,授左拾遗。后弃官入蜀,定居成都洗花溪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式重中任参谋,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携家出题,漂油江南,病元于途中。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展现了唐代由盛而我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讲史”。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有《杜工邮集》详情
《月夜》古诗词鉴赏 篇5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两句是说,不知有几家的`人儿趁着月光回来,落月的余辉,将激荡的情思洒在江边的树林之上。望月怀人之情,惇挚悠永,情景交融,意境深邃。思念之情,不绝如缕。诗句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一起,洒落在江树之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悠长,令人心醉神迷。
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