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里是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与问》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哥白尼和沈括如何做到“勤学好问”的;感悟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4.通过学习本文,进一步体会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人物的“勤学好问”。
2.进一步体会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哥白尼和沈括的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哥白尼的勤学好问,结合哥白尼的事例,理解重点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4、体会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我们经常评论一个人很有“学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学”“问”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谁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文章和它相类似呢?
4、这些文章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都是借事说理的文章(板书:借事说理)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分小节给咱们朗读一下课文,看看大家是否已经可以把课文读的既正确又流利。(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其余同学思考:文章说了一个什么理呢?借了哪些事?
注意:
不“懈”:懈,松懈,松散。不懈,不松懈,不松散。
钥匙(轻声)芳菲 翱翔 五彩缤纷 瞬息万变 相辅相成 日新月异
2、课文读完了,我们一起来交流刚才的问题:文章说了一个什么理呢?在哪几个小节?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勤学好问。(板书:勤学好问)
3、作者是用哪两个人的事例说清楚这个道理的?在哪几个小节?
4、这篇文章就是借了哥白尼和沈括的例子告诉了我们“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三、精读课文
1、过渡:作者在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请同学们都来读一读,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有这么重要吗?竟被称为“”金钥匙“铺路石”?)
问到底有没有这么重要呢?让我们走进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事例,你就会知道了。
3、默读第二小节,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哥白尼好问?标一标,画一画,写一写。(出示第二小节)
a抓重点词句:
引导生交流想法,注意理解:
(1)经常:说明他思考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
(2)缠着:①什么叫缠着?(可以找同学做动作)
②说明哥白尼有韧劲;问问题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问题的不懈探求。
(3)省略号:说明了什么?(看书,不仅要抓字词,甚至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
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问题呢?
b列举问题
4、指导朗读。
5、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哥白尼好问的事例,那你了解哥白尼的成就吗?(强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6、交流哥白尼的成就
7、哥白尼获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什么帮他打开了科学的大门,又是什么为他得成功铺就了道路呢?
(——好问)
8、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往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结合哥白尼的事例,再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齐读。
9、“常常”是什么意思?仅有“问”行吗?哥白尼的伟大成就还来自于什么?
(——不懈追求)这就与“学”有关。
所以,问只是求知的第一步,除了好问,还要勤学。
10、既然问这么重要,那么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得我们有了疑惑,应该怎么做?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都应该向他请教。
也就是说,要拜“能者为师”。
11、找一找,书上哪句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能者为师”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a. 朗读 b. 理解:什么叫“能者”?(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
c.什么叫“能者为师”? (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12、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
出示:a三人行,必有我师。 b 不耻下问。
13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哥白尼小时候的事情,知道了“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23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课文理解《大林寺桃花》的诗意。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沈括如何做到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相结合;感悟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4.进一步体会说理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3课《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谁还记得文章告诉我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又是怎样说明这个道理的?
2.哥白尼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精读课文
1.有了问题要向别人请教,当别人也不知道时该怎么办呢?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沈括小时侯碰到什么疑问,他是怎么做的?
2.沈括是什么人?指名简要介绍一下?
3.谁来介绍沈括身上发生的事,其余同学思考:举沈括的例子要说明什么?
4.出示练习:(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1)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出自____代诗人_______的《 》。“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始盛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是: 。 后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齐读《大林寺桃花》
6.沈括在诗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回答预设: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
7.他是如何解决这个疑问的呢?
8.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9.小结:一个善问的人,不会满足于别人给的模糊的解释,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得出科学的答案。可见,学除了贵在问,还贵在 ?(思、勤、恒……)
10.出示名言:(读一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小结
1.为了证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作者分别举了哪两个事例?只举一个事例行不行?为什么?
2.由此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3.说说“相辅相成”和“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的含义。
4.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四、总结
1.课文学到这里,咱们大家都懂得了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引读:)“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 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 郑燮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五、作业
搜集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与同学交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与问》 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与学问有关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
2、理清论证层次,掌握中心论点
3、学习用事例论证观点的写法
4、培养勤好问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议论的观点、层次
教学难点:用事例论证观点的写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读中感悟法、自学自悟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积累大比武(预习积累我最棒)
小组内展示预习成果
二、研读分析课文(我探究,我快乐)
探究思考
阅读第二段回答:
1、本段讲了哥白尼的什么事例?
2、从哪些词语看出哥白尼思考问题多,提出问题多?
3、段中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4、哥白尼的事例论证了第一段中的哪句话?
5、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6、你能介绍哥白尼的主要贡献吗?
阅读第三段回答:
1、目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面对样的世界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办?
3、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
4、从这一段中你联想到了哪些成语和名人故事?
阅读第四段回答:
1、连接三、四段的是一个什么句子?起什么作用?
2、本段讲了沈括的什么事例?
3、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了疑问?后来怎样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4、你能补全《大林寺桃花》一诗吗?
5、从沈括的事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阅读第五段回答:
1、本段再次阐明学与问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检测,我能行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介绍了中外两位名人的典型事例
事例一:
事例二:
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至少写三个)
(1)表示变化快的:瞬息万变
(2)表示颜色多、美的:五彩缤纷
(3)abac式的:相辅相成
3、连一连
白居易创立“日心说”
哥白尼《大林寺桃花》作者
沈括创作《梦溪笔谈》
4、学习本文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外拓展显身手
1、你搜集到了哪些关于勤学好问的名人故事?
2、你积累到了哪些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
最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P7“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对所学知识分阶段进行整理的习惯。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信息方程、应用方程的兴趣。
教学资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一下。
二、回顾与整理
1、出示小组讨论题:
(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
2、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3、把各自思考的情况在小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交流。
讨论题(1) 可以让学生说说首先要将这样的方程作怎样的变形,并提醒学生解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讨论题(2)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说本单元学会了用方程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并结合所举例子说明解决每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练习与应用
1、解方程
180+6x=330 27x+31x=145 x-0.8x=10
2.2x-1=10 15x÷2=60 4x+x=3.15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交流时要关注学生解这些方程的准确率,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解每一类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这些方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1)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它的铁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5倍多197米,公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3倍少421米。
① 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长多少米?
② 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长多少米?
** 让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后找出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说一说。师随机板书:
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5+197=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
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3-421=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
** 问:在列方程时应该怎样表示题中的两个未知数量?
(2)练习与应用第3题
** 先让学生看图后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 问:这棵树苗从80厘米长到104厘米,经过了几个月?你怎么知道的?
** 问:你能说说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如有困难,教师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随机板书:
小树原有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小树现在的高度
(3)学校印制画册一共用去1740元,其中制版费300元,其余的是印刷费。每本画册的印刷费是3.6元,学校印制了多少本画册?
** 学生读题后,教师先结合图书的印刷过程向学生介绍“制版费”和“每册印刷费”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制版费,另一部分是印刷费,也就是每本印刷费与本数的乘积。
** 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 交流时让学生结合所列的方程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四、作业: P7“练习与应用”第2、3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学与问》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3、探索问的方法,激发学生问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认识他吗?哥白尼 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对他你还有什么了解他?(那谁知道日心说?是啊在哥白尼之前,人们所信奉的都是地心说,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难以接受的,而哥白尼在1543提出了日心说,在几百年前就有这样的发现实在是极为了不起)
认识他吗?沈括 从课文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对他你还有什么了解?(沈括可说是一个科学通才,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所著的《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2、想成为像他们一样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吗?(想)今天老师就送给大家能打开知识大门的妙计,这妙计就在这锦囊中。谁想要?
3、师:谁先来读一读其中的妙计?
出示:
问号是开辟一切科学的钥匙。——巴尔扎克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4、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几条妙计,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要想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就必须要勤学好问。)
相机板书:(勤学 好问)
二、 精讲第四小节
1、那你们现在知道学是什么意思?(勤学 好好学习)
2、问呢?(好问)
3、那现在老师在中间加了“与”字,你又知道了什么?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4、我们全班来读一遍。
三、精读课文,寻找妙计,理解实践
这篇课文中,也能找到一些有助于我们学习的妙计?去画一画,找一条你最喜欢的写在彩纸上。谁想上来写一写,(找最快的)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一写。按顺序放在黑板上。
(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2、“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3、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4、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5、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6、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1) 我请人来读一读,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你读懂了些什么?
(我读懂了问是极其重要的,问能让我们获得知识,取得成功。)
(3) 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①你们懂这句话的意思吗?(懂)当真懂了
②那我们现在就找一个平常的事物(在平常事物字下画勾)来试一试看,能不能发现问题,这个事物在平常不过了吧。看到它你想说些什么?
(这是什么?(苹果)有没有想说的?这是中国的?这个苹果还烂了?
听了三个问题,你们觉得哪个问题最好?所以啊,我们还要善问<相机板书:善问>,接着问。这是什么国家的?如果把它放在我们国家的土壤里会是什么样的?生产在什么庄园里?它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的?)
③很好,你们正会观察,这就叫作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老师告诉你们,其实这是蛇果,果实呈圆锥形,颜色较红。果肉微脆,较甜。看来只要我们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就会有收获。所以我们说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这个妙计理解得非常好,接着读。
(4)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①理解这句话了吗?真理解了?那我们就来试试看,怎么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老师请大家看几副图片,仔细观察,你都有什么问题?
②现在请你们四人为一小组,选择一幅图,仔细观察,细细思考,你有哪些疑问?
③提问。其他同学认真听,有没有你能解答的问题。
④提了这么多问题,有谁能回答吗?
⑤(讨论。想知道答案吗?出示答案)
⑥有趣吗?谁能替我回忆对这些奇妙图画的学习过程?(先看再问然后思考最后解决了问题)是的,你看有了问题去解决,就能有新的知识,新的收获。所以我们说“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5)、接着读下面的妙计(两条)。
三、课外拓展
1、 老师这里有一本书,你读(《上下五千年难解之谜》),上面的许多问题都是科学家勤学好问,观察思考的结果,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出示迷团)世界上还存在着 很多很多的问号,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等待着我们去解答。只要(出示: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 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往下读。
2、总结:是啊,只要我们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就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添加号。完成板书:勤学+好问+观察思考=学习的主人
四、写一写
我们再去读读黑板上的这些妙计,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能试着也写两句吗?就写在这彩色纸的反面。(动笔,汇报)
总结:希望同学们养成勤学好问、观察思考的习惯,在知识的瀚海中尽情地遨游,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第一单元 方 程
教学内容:P7“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对所学知识分阶段进行整理的习惯。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信息方程、应用方程的兴趣。
教学资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一下。
二、回顾与整理
1、出示小组讨论题:
(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
2、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3、把各自思考的情况在小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交流。
讨论题(1) 可以让学生说说首先要将这样的方程作怎样的变形,并提醒学生解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讨论题(2)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说本单元学会了用方程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并结合所举例子说明解决每一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练习与应用
1、解方程
180+6x=330 27x+31x=145 x-0.8x=10
2.2x-1=10 15x÷2=60 4x+x=3.15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交流时要关注学生解这些方程的准确率,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解每一类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这些方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1)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它的铁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5倍多197米,公路桥比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3倍少421米。
① 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长多少米?
② 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长多少米?
xx 让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后找出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说一说。师随机板书:
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5+197=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
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3-421=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
xx 问:在列方程时应该怎样表示题中的两个未知数量?
(2)练习与应用第3题
xx 先让学生看图后说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xx 问:这棵树苗从80厘米长到104厘米,经过了几个月?你怎么知道的`?
xx 问:你能说说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如有困难,教师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随机板书:
小树原有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小树现在的高度
(3)学校印制画册一共用去1740元,其中制版费300元,其余的是印刷费。每本画册的印刷费是3.6元,学校印制了多少本画册?
xx 学生读题后,教师先结合图书的印刷过程向学生介绍“制版费”和“每册印刷费”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制版费,另一部分是印刷费,也就是每本印刷费与本数的乘积。
xx 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xx 交流时让学生结合所列的方程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四、作业: P7“练习与应用”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