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优秀16篇】
阅读现代短文《世纪宝鼎》,回答后面练习题。
《世纪宝鼎》 之 1
《世纪宝鼎》 之二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二方育龙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交流带“鼎”字的词语。
1 老师示范写“鼎”字,请学生注意字形、笔顺。
2 说说带“鼎”字的词语。
(三足鼎立、一言九鼎、鼎力相助、鼎鼎大名、人声鼎沸)
二 认识“鼎”,引入新课。
1 谁知道“鼎”是什么?“鼎”是什么样子的?
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世纪宝鼎“,这是个怎样的宝鼎呢?
三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音,指导读好难读的长句子。
3 说说初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四 重点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对照图画,想想世纪宝鼎的样子,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 提出不懂的语句,互相交流怎样读懂。
五 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世纪宝鼎的赞美。
六 布置作业
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出示图画,请学生指导图介绍世纪宝鼎的样子。
2 课文除了写宝鼎的样子,还写了什么?
二 再读课文,理解赠送宝鼎的。意义。
1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同桌互相议议。
2 讨论交流。
重点弄懂“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相机引导理解“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希冀”等词句。
3 练习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三 浏览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提出要求后,让学生自己浏览,体会,然后相互交流。
交流时,鼓励学生的点滴体会和发现。如介绍鼎的样子,条理很清楚;用数字写了鼎的高,还介绍了它的象征意义;许多词语,句子写得精练,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等。
四 练习模拟赠送宝鼎。
1 同桌两人互练,一人作为中方代表,一人作为联合国接收礼物的代表。先共同商量,互相该怎么说,再练一练。
2 请几组上台表演,共同评议;介绍是否准确,语言是否得体。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世纪宝鼎阅读答案 2
《世纪宝鼎》原文:
世纪宝鼎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鼎重1.5吨,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
鼎内铸有铭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座前为“世纪宝鼎”四个金文大字。鼎座后面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一九九五年十月”。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独特的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这座世纪宝鼎,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它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范式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3
张之洞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年十六,举乡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延对策不循常式。六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旋督湖北学政。所取 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之洞以文儒致清要,遇事敢为大言。俄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
之洞耻言和,则阴自图强,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疏请大治水师,岁提专款购兵舰。复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
会海军衙门奏请修京通铁路,台谏争陈铁路之害,请停办。翁同龢等请试修边地,使用兵;徐会沣请改修德州济宁路,利漕运。之洞议曰:“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今宜自京外卢沟桥起,经河南以达湖北汉口填。此干路枢纽,中国大利所萃也。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自河以南,则东引淮、吴,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其便利有数端:内处腹地,无虑引敌,利一;原野广漠,坟庐易避,利二;厂盛站多,役夫贾客可舍旧图新,利三;以一路控七九省之衢,人货辐辏,足裕饷源,利四;近畿有事,淮、楚精兵崇朝可集,利五;太原旺煤铁,运行便则开采必多,利六;海上用兵,漕运无梗,利七。有此七利,分段分年成之。”得旨报可,遂有移楚之命。大冶产铁,江西萍乡产煤,之洞乃奏开炼铁厂汉阳大别山下,资路用,兼设枪炮钢药专厂。由是湖北财赋称饶,土木工作亦日兴矣。
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之洞言:“废时文,非废五经、四书也,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背道忘本,非细故也。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焉。各随场去留而层递取之,庶少流弊。”
二十八年,充督办商务大臣,再暑两江总督。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继崩,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议立海军,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争之不得。移疾,遂卒,年七十三,朝野震悼。赠太保,谥文襄。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爱才好客,名流文士争趋之。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
[注释]井陉、洛口,皆地名,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进士,廷对策不循常式 廷: 朝廷
B.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 声息:音信消息
C.以一路控七九省之衙,人货辐辏 辐辏:集中
D.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 绝人:超过
2.全部表现张之洞“遇事敢为大言(独到的见解)”的一项是( )
①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
②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
③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
④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
⑤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
⑥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之洞力主修筑铁路,以运送货物,发展经济。建议修筑一条贯穿南北的枢纽干道,并充分论证了修筑这条铁路的效益及有利条件。
B.张之洞主张科举取士,反对废除“四书”“五经”,认为如果不读经典,必然导致国家教育背离正道,这显示了他思想上的保守。
C.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官数十年,颇有作为,清正廉洁,不治家产,而且保护人才,在名流文士中有良好的口碑。
D.张之洞致力于国家主权的独立,坚决制止了崇厚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军备防务和文教事业同时并举,谋求国家的强盛。
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文中加粗的一句话断句。
之 洞 短 身 巨 髯 风 仪 峻 整 莅 官 所 至 必 有 兴 作 务 宏 大 不 问 费 多 寡
答案
1.A
2.D
3.B
4.(1)所录取的人士很多是杰出的人才,被他录取,成为他门生的人,都暗自高兴能够从他那儿获得做学问的途径。
(2)一旦黄河以北铁路建成,三晋的道路就可以和井陉连接,关中、甘肃的车马货物就可以聚集到洛口。(意对即可)
5.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1.看看选文的特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想要得到突破,首先看看文言文选文的特点。文言文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种,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偏饭在李白到七百字之间。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和记事两类。前者的结构特点是:人、简历、特点特点、事件,后者结构特点是:事件,原有,人物。所以根据文言文的选文她点,大致就能知道该如何去思想了。
2.做前注意读题
高考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读很重要。首先要通过文章,了解大概文章说得是什么意思。理清层次,把握主要内容,这样做分析概括类的题目就不会太难,同时也有助于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翻译、短句和实词、虚词的理解这类题,还需要对文章理解得更加精准。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断对句,句子断不对,理解的意思就会有偏差,这就是为什么。文章就一篇而已,而每个人的理解却不一样。
3.翻译文言文的意思
想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得到突破,翻译很重要,小伟不知义就会把意思弄错误。翻译是文言文的重头戏,在大概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在对文章进行一步的细致翻译,准备了解文章意思,才能更好的有助于答题。文言文翻译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掌握了这五字要诀之后,对于文言文阅读更加简单一些,从而增加了阅读水平的提高,所以大家可以实施。
高考文言文阅读如何突破?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用做过多的节水,有的人有了自己的看法,而有的人有了自己的方法,如何去做好突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困难,只要自己能够很好的去做好知识的积累和复习就可以了。
做语文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
1概括文章段意是做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生在做阅读题时,首先要通读一遍文章,然后大致概括出文章的段落大意。这样能为初中生节省出很多答题时间。初中生要抓住关键词,可以根据问题大致了解考点在哪一段落出现,然后再重点分析那一段,找出问题答案。
2分析语文阅读题的题型
初中语文以叙述性散文为主,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举例的常见的阅读题的题型,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类题型,初中生可以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意思。
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类题型要看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然后结合表现手法进行作答。一般在文章开头初中生可以参考这几种回答方式: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为下文……做铺垫、渲染……气氛等。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点名文章某事件、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等等。文章末尾:升华主题、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等。
熊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4
熊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B.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C.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D.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D.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愈手下任职;担任德清县丞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丞相李善长劝谏皇上派御史查访,而熊鼎认为既已颁布赦令,就不应该失信于天下。
C.熊鼎治政有方,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把残暴的伪官悍将全部迁走,百姓得以安定;逮捕杀人犯陈德仲,审讯后立即治罪。
D.熊鼎面对威逼,正气凛然。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2)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
参考答案
1.(3分)D
2.(3分)C
3.(3分)B(丞相李善长劝谏皇上派御史察访分析有误)
4.(10分)(1)(5分)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以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辅佐邓愈谋划军事。(大意2分,官辞赞各1分)
(2)(5分)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等事。(大意2分,稽置书各1分)
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
(1)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
(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
(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
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
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说明文阅读语言题型方法
1、基本要求:准确性。
涉及词语类型:
①表程度、范围或推测、估量、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和数量词。如:“目前”“大约”“也许”“可能”“一定”“必须”“之一”等
②表数量的词。如:“左右”“上下”“不少”“绝大多数”“至少”“不下于”等
③“据说”、“相传”、“据介绍”等一些短语,表示材料来源的不确定性
2、语言风格:在准确性的前提下“平实”(大多数说明文) “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或生动描写)
3、题型及答题模式:
考题题型举例
A:问某词或短语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答题思路:①判定“不能删”;②简单释义该词;③结合原文句意具体分析说明;④去掉后语义变化为__,不符合实际;⑤归结到“这里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上
B:问某词或短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该词说明了说明对象的__特点或__事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
C:说说文章语言特色
答题要点:抓核心词“生动”,关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添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富有文采,增强表现力。
D:自主寻找体现语言准确的词并简析
答题要点:①选例要典型 ②答题模式同题型A
熊鼎传原文理解及翻译 5
《范式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范式字巨卿,少游于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搞(请假)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定期日。后期方至,元伯俱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登上大厅)拜饮,尽欢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乃共定期日( )
(2)尔何信之诚也(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然,当为尔酿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式与张劭成为好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相约见面
(2)真实
2、(1)巨卿是一位守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约。
(2)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就替你们酿酒喝。
3、他 (意对即可)
《世纪宝鼎》 之 6
《世纪宝鼎》 之五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五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铸赠、铭文、堪称、结构、造型古朴、工艺精湛、钟鸣鼎食、一言九鼎、鼎志昌胜、龙兆吉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中国人民送给联合国一份丰厚的礼物。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题――世纪宝鼎。
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
1、师生共同介绍有关鼎的资料。
2、师生共同介绍联合国的有关资料。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等。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
1、自读课文,扫清文章的'文字障碍。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把世纪宝鼎介绍清楚的?课文重点介绍的内容是什么?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第一大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中国人民赠给联合国一份珍贵的礼物――世纪宝鼎。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介绍世纪宝鼎的外形结构。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介绍世纪宝鼎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熟读课文,准备赠鼎表演。
1、投影出示:课后思考题二。
2、学生讨论:如何准备才能表演好呢?
3、教师小结:要表演赠送宝鼎,介绍的重点是把宝鼎精美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因此必须熟悉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学生分小组准备。
第二课时
一、进行课本剧的展示。
1、小组表演。
2、全班进行表演。
3、对照课文的内容朗读课文。
二、对照课文的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1、学生品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讨论后交流。
三、词语积累环节。
1、选择自己喜欢词语、句子,抄写在作业本上。
2、相互交流。
四、.总结课文。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之五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王鼎传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7
熊鼎传原文理解及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①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②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③,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④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⑤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①长:执掌。②赞:帮助,辅佐。③起居注:官职名。④广信:地名。⑤廉:察考。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B.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C.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D.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延( ) (2)书( )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12.熊鼎辞官和劝谏的理由中,分别突出的是哪一个字,请写在下面。(2分)
13. 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9.B【解释】本句陈述的对象(主语)是舍人耿忠,陈述的内容(谓语)是使广信还,主谓之间一般划分节奏。
10.(1)邀请、延请;【解释】延的意义在《桃花源记》中学过。(2)写,书写;【解释】书的意义在《陈涉世家》中学过。
11.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
12.亲,信。
13.示例:面对母亲已老,熊鼎辞官归家,奉行孝道,说明他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面对平民反叛,熊鼎从容应对,平定叛乱,说明他是一个处变不惊的人;面对皇上旨意,熊鼎抓住要害,直陈利弊,说明他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答出两点即可)
附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寇乱,熊鼎集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说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参与辅佐军事。母亲死后守孝期满,皇帝召他到京城,授官德清县丞。后松江平民钱鹤皋反叛,邻近地区大为惊扰,熊鼎镇抚他们而恢复平静。升任起居注,奉诏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访。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暂时不派御史,皇帝不听,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进言说: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御史去。
《世纪宝鼎》第二课时 之 8
造型古朴,工艺精湛
世纪宝鼎{ }新世纪的希冀 世纪和平的象征
重要礼器,吉祥物
《世纪宝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世纪宝鼎》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交流带“鼎”字的词语。
1 老师示范写“鼎”字,请学生注意字形、笔顺。
2 说说带“鼎”字的词语。
(三足鼎立、一言九鼎、鼎力相助、鼎鼎大名、人声鼎沸)
二 认识“鼎”,引入新课。
1 谁知道“鼎”是什么?“鼎”是什么样子的?
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世纪宝鼎“这是个怎样的宝鼎呢?”》
三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音,指导读好难读的长句子。
3 说说初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四 重点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对照图画,想想世纪宝鼎的样子,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 提出不懂的语句,互相交流怎样读懂。
五 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世纪宝鼎的赞美。
六 布置作业
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出示图画,请学生指导图介绍世纪宝鼎的样子。
2 课文除了写宝鼎的样子,还写了什么?
二 再读课文,理解赠送宝鼎的意义。
1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同桌互相议议。
2 讨论交流。
重点弄懂“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相机引导理解“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希冀”等词句。
3 练习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三 浏览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提出要求后,让学生自己浏览,体会,然后相互交流。
交流时,鼓励学生的点滴体会和发现。如介绍鼎的样子,条理很清楚;用数字写了鼎的高,还介绍了它的象征意义;许多词语,句子写得精练,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等。
四 练习模拟赠送宝鼎。
1 同桌两人互练,一人作为中方代表,一人作为联合国接收礼物的代表。先共同商量,互相该怎么说,再练一练。
2 请几组上台表演,共同评议;介绍是否准确,语言是否得体。
周书熊安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0
4.(3分)B
5.(3分)A
6.(3分)D(“愧疚”的原因是“未能去兵”)
7.(10分)(1)(5分)尹公正于是把疑问全部提了出来,熊安生为他逐条阐发讲解,都能探究出这些问题的本源。(译出大意给2分;“具”“演说”“究”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一会儿,高祖驾临熊家,下令不用跪拜,(他)亲自拉着熊安生的手,引领熊安生和自己坐在一起。(译出大意给2分;“俄而”“幸”“引”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周书熊安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1
《明史熊鼎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B、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C、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D、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D、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愈手下任职;担任德清县丞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丞相李善长劝谏皇上派御史查访,而熊鼎认为既已颁布赦令,就不应该失信于天下。
C.熊鼎治政有方,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把残暴的伪官悍将全部迁走,百姓得以安定;逮捕杀人犯陈德仲,审讯后立即治罪。
D.熊鼎面对威逼,正气凛然。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2) 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
参考答案
4.(3分)D
5.(3分)C
6、(3分)B(“丞相李善长劝谏皇上派御史察访”分析有误)
7.(10分)(1)(5分)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以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辅佐邓愈谋划军事。(大意2分,“官”“辞”“赞”各1分)
(2)(5分)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等事。(大意2分,“稽”“置”“书”各1分)
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叛乱,熊鼎集结乡兵自行守卫。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守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便向皇上推荐他。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以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辅佐邓愈谋划军事。母亲死后守孝期满,皇帝召他到京城,授官德清县丞。后来松江人钱鹤皋反叛,临近地区大为惊骇,熊鼎镇抚他们,使这个地区恢复了平静。(熊鼎)升任起居注时,奉诏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将其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遣御史去察访。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暂时不派御史,皇帝不听,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进言说:“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这样做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出御史前去。洪武元年,新设浙江按察司,任命熊鼎为佥事,分管台、温。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私下占据以后,伪官悍将有两百人,非常残暴凶恶。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和淮河之间,百姓才安定下来。平阳知州梅镒因犯贪赃罪,不停地辩解,几百个平民都申诉知州无罪。熊鼎正要听从,有一个小吏禀告道:“如果释放了知州,(朝廷)问起了我们来怎么办呢”熊鼎叹气说:“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怎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之人呢?”熊鼎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宁海人陈德仲肢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投诉都不能申冤。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审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这年秋天,山东刚刚平定,皇帝设置了按察司,又任命熊鼎为佥事。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诸事。一份留在郡县,一份上报御史台,互相更换,按日历查考,下面的官吏没有敢隐瞒的。八年,西部的朵儿只班率领部落来归附,(朝廷)调熊鼎为岐宁卫经历。熊鼎到了那里,发觉敌寇是假投降,他悄悄地将情况详加述说(报告皇帝)。皇上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熊鼎动身后,敌寇果然反叛,他们胁迫熊鼎返回北方。熊鼎对他们申明大义,斥骂他们,于是他与赵成及知事杜寅都被杀了。
张之洞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2
《包拯传》阅读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张� 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包拯传》阅读题目
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
12.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 “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 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包拯传》阅读答案
11.(1)(2分)主持管理 (2)(2分)足够
12.(3分)C
13.(2分)来告私杀牛者(答“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得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得分。)
14.(3分)孝顺、英明、诸廉(每点各1分)
詹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3
詹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詹鼎传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輒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踰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賕,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譖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稍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设置僚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县之大家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属:交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与市中儿嬉敖 B.皆长跪以言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具告以事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D.其见称如此
及其所之既倦其皆出于此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
①輒能言诸生所诵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改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5分)
詹鼎传阅读答案由查字典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9. C 10 .C 11.B 12.D
13. (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翻译
詹鼎,字国器。台湾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他的父亲为之感动,遂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制住他,于是授予他高官。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置有才能的人为僚属。方国珍听说詹鼎有才能,用计谋扣留了他。詹鼎被抓住后,没有办法,因为这样才替他做事,作了庆元府都事,以廉洁出名。方国珍任平章事的时候,有人违反法律,属于詹鼎的管理,詹鼎按法论罪。平章事的妻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同意,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大事,应该用天下贤能的人,应该完全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妇人干预呢”。平章事之妻非常恼怒,诬告他,把詹鼎下狱,半年后才释放。
詹鼎又被重新作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旅事情,多次违反约定。詹鼎借会众之时,责一驿丞不奉公,斩首示众。在庭内的`人都吓得发抖,跪着上前请罪,至到跪得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一会儿就处理完许多公案。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分恐惧,乘船藏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诛杀他。(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草拟了上表,他的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样的人他可以活命了。”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并且还任命詹鼎为右丞。把詹鼎召至京师。
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丞相说:“我们一起共事吧,以詹鼎这样的才能,不应该外派的。”待职半年后,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寮。任职未到期,有司衙门请求任命官职。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过许多人。”丞相像这样称赞他。詹鼎在刑部,执行法令一向宽大仁厚,没有威名,人们都乐于其不苛刻。碰到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官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脏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我实在不知情啊。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最终处死了詹鼎等一百余人。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4
《明史·熊鼎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 :辅佐
答案:C
解析:延,延请。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①表明熊鼎孝,②是朝廷的'作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答案:C
解析:迁走的是方氏的伪官悍将;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
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奏罢”、“有司”、“列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
解析:译出大意给3分:“裘帽”、“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寇乱,熊鼎集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说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参与辅佐军事。母亲死后守孝期满,皇帝召他到京城,授官德清县丞。后松江平民钱鹤皋反叛,邻近地区大为惊扰,熊鼎镇抚他们而恢复平静。升任起居注,奉诏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访。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暂时不派御史,皇帝不听,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进言说:“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御史去。洪武元年,新设浙江按察司,熊鼎任佥事,分管台州、温州。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窃据以后,伪官悍将两百人,非常凶暴。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和淮河之间,百姓才安定下来。平阳知州梅镒犯贪脏罪,不停地分辩,几百个平民都申诉知州无罪。熊鼎正要听从,有一个小吏禀告道:“如果释放了知州,问起我们徇私故纵罪来怎磨办?”熊鼎叹气说:“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吗!”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宁海平民陈德仲支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投诉不得伸冤。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审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这年秋天,山东刚刚平定,皇帝设置了按察司,又叫熊鼎做佥事。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诸事,一份留在郡县,一份上报御史台,递相更换,按日历查考,下面的官吏没有敢隐瞒的。八年,西部的朵儿只班率领部落来归附,调熊鼎为岐宁卫经历。到了那里,发觉敌寇是假投降,他悄悄地将情况详加论列,报告皇帝,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熊鼎动身后,敌寇果然反叛,胁迫熊鼎折回北方。熊鼎对他们申明大义,斥骂他们,于是与赵成和知事杜寅都被杀。
《世纪宝鼎》说课稿 15
《世纪宝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您们好!我叫xxx,来自三台xx小学。)
一、课题: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十三课《世纪宝鼎》。
二、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前后知识的联系。
《世纪宝鼎》这篇课文位居十二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它讲的是1995年我国在联合国50岁生日时赠给联合国的生日礼物——世纪宝鼎,课文重点介绍世纪宝鼎的外形特征及其蕴含的意义。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充分运用学生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探讨。这可以说是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检测。
2.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要求,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作了如下确定:
(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世纪宝鼎的外形特点和它蕴含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共同研究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美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世纪宝鼎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3.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把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确定为:1.了解世纪宝鼎的外形特点及其蕴含的意义;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同学研究探讨的习惯。这两个重点的实现,也是本课的难点。第二课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方式。
三、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实施,课堂已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因此,我力求在这课的教学中贯穿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这三大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
然而,《世纪宝鼎》却是一篇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说明性,要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充分发挥其自主性,我切实地动了一番脑筋,这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
四、教学流程及教法、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给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预留下足够的思空。因此,我在本课教学时,将把紧扣课改的新形式、新方法引进课堂,让课� 这里我重点讲一讲对第一课时的设想。
在导入课文时,我首先营造一种要去参观旅游的气氛,在学生兴奋得想要出发时,话锋一转,进一步激趣说:“别着急,还没卖门票呢!”然后马上让学生自己制作门票。
所谓门票,就是让学生把自己想知道世纪宝鼎的哪些知识写在卡片上,并配上图案和花边。这时,学生就可能会在门票上提出:“世纪宝鼎是什么?世纪宝鼎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叫世纪宝鼎?它有什么象征意义?”等一系列问题,当然,也有可能学生提不出本课的重点问题,所以,我还让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补充,并用出示老师制作的门票,与学生进行交流补充。这一环节的完成需要6分钟。请各位评委千万不要小视这一环节的设计,门票的制作,其实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探求知识的方向,这是引导学生探究阅读,独立阅读的过程,又是学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过程。
门票交流完后,我让学生拿着门票进入公园参观,这时我用展示世纪宝鼎图,创设旅游参观的情景,让学生一边自由读课文,一边欣赏图欣赏世纪宝鼎的外形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这个环节用时3分钟。
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拿着门票,与自己喜欢的伙伴结成学习小组,二读课文,合作解决门票上的问题。这时,我把黑板布置成了一块漂亮的展示厅,让学生快速到展示厅展示他们合作学习的成果。这样,学生就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轻松自如地完成了本课的知识目标,同时这也是一个独立阅读能力,研究探讨能力的培养过程,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
在学生展示完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一起参观展示厅,结合宝鼎图,进一步弄清世纪宝鼎的构造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它的鼎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来临的21世纪,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是龙的传人。它有造型古朴、工艺精湛的特点,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时间为3分钟。整个设计门票和解读门票的过程,不仅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得以突破的过程,也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谐发展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我又把讲台设计成质疑室,把教室设计成答疑室,让对本课还有疑问的学生都站到质疑室里去提出问题,老师和其余学生站在答疑室里,学生就可能会提出:“钟鸣鼎食,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送鼎,而不送其它的东西?”等问题,对所提问题,学生能解答的学生答,学生不能解答的,老师进行引导,例如,对于“为什么要送鼎,而不送其它东西?”这个问题,我将引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认识鼎在中国自古以来的特殊意义,理解它象征团结、统一、权威,然后再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从而体会送鼎的真正原因。这一环节大概需要5分钟。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又将在教室设计一个表演厅。用设置情景,抽生扮演导游,向游客介绍世纪宝鼎,从而让学生再次感知世纪宝鼎的形态美和它的象征意义,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世纪宝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这一环节需要4分钟。
接下来,我将用3分钟时间让学生三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出感情。
在课堂练习的处理上,为了增强趣味性,我把它设计成“智力宫”,并用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带鼎字的成语,说一说还知道哪些鼎,所需时间2分钟。课后还让学生为奥运会设计吉祥物。
五、教学评价
最后,我将用3分钟时间让学生在评价卡上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以达到对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将拥有充分自由的空间,在“展示厅”、“质疑室”、“答疑室”、“表演厅”、“智力宫”中唱响“读读”、“看看”、“想想”、“画画”、“写写”、“问问”、“说说”、“议议”、“演演”、“评评”的十步曲,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本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及美育目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
在这节课上,我没有把黑板当作老师板演的天地,而把黑板完全让给了学生,让学生去展示智慧的成果。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教学这篇课文的设想,其中定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
语文教案-世纪宝鼎 16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
3.理解课文1、2自然段内容。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板书:23 世纪宝鼎)。
教师设问: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步感知(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解释词语)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铭文:器物、碑碣等上面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铜器铭文。
堪称:可以称为。
精湛:精深。
昌盛:兴旺、兴盛。
希冀:希望。冀:希望。
寓意: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珍贵:意义深远。
浑圆:非常圆。
宏伟:(计划、规模等)雄伟壮大。
结构:物体构造的样式。
赠送:无偿地把东西送给别人。
权威: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
纹饰:器物上绘的或铸成的图案;花纹。
钟鸣鼎食:敲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豪门贵族的生活奢侈豪华。
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宝鼎样子,宝鼎的寓意。)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读一、二自然段
读前设问:读了这两段,你知道了什么?你对世纪宝鼎的印象如何?
读后明确:宝鼎是巨型青铜器;高度、重量都有象征意义;鼎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鼎内外刻有文字。
读后设问:知道什么是“纹饰”,什么是“浮雕”和“铭文”吗?
(纹饰――花纹装饰。浮雕――在鼎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铭文――器物及石碑上铸的或刻的`文字。)
对宝鼎的印象?(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
出示世纪宝鼎投影片,学生观察领略宝鼎的造型和工艺。
2.指导感情朗读。
学到这儿,你想用什么词句来形容一下世纪宝鼎?让我们怀着喜爱宝鼎的心情,来读这两个自然段。
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继续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3、4自然段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自然段。
读前设问: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
读后明确:鼎是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着和平、发展和昌盛;它融合了古代技艺和现代科技,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①“钟鸣鼎食”、“一言九鼎”什么意思?
钟鸣鼎食――敲着钟,排列着鼎吃饭。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一言九鼎:比喻说出话来至高无尚。
②为什么说“它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学生讨论。结合上文谈。)
2.学到这儿,你对世纪宝鼎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心中会激起怎样的感情?(自豪)
3.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学生试读;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再练读。)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体会到什么?
感受到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对创造美好新世纪的愿望。
2.你了解“联合国”的情况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在纽约,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我国是联合国的一员。)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民族自豪感和欣喜之情。)
(四)总结
1.作者介绍世纪宝鼎,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数字说明法、引用成语说明法等。好处:使读者能很清楚地想到宝鼎的样子和寓意。)
2.能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把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说明一下吗?
(五)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鼎”的笔顺及笔画数。(12笔)
“湛”的最后一笔是竖折。
(六)布置作业
写自己设计的20奥运会吉祥物的说明文,用上学到的表达方法。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后思考题讨论交流,理解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和中国人民赠送宝鼎的意义。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加深对第三自然段语句的理解。介绍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联合国与各成员国的关系。
探究活动
1.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的鼎文化。课前,建议举行一次鼎文化展示会。
2.如果让你为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你准备怎样设计?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