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指导:解题有技巧,重精略多做题,反思总结

发布时间:

  历史复习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知识的掌握,二是历史试题的解答。对于历史复习,我的建议是:夯实基础知识,明确考试目标,掌握解题技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历史复习指导:基础须夯实 解题有技巧

  分层次梳理基础知识

  2008年历史《考试手册》明确写到试题中的基础部分约占70%,有一定深度的部分约占30%,基础部分所占比例达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在复习中必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考试目标相对比较具体,学生依照《考试手册》的要求结合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仔细梳理,就可以达到最有效的复习效果。考纲知识条目很多,尤其是一期课改教材,在复习中要分层次去整理掌握。基础知识的梳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即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大事,是一期、二期教材上共有的。例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德国的统一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在复习中必须梳理清楚,牢固掌握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第二层次是教材和考纲涉及到的重大事件,如一期教材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二月革命、六月起义;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战中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等。二期教材中英国的议会内阁制、福利国家等。

  第三层次是用线索串起来的其余知识。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这一节的知识,可用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工人运动高潮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失败串起来,这样不仅能把应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而且教材的线索也理清了。再如解放战争胜利一节,可用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南京解放串起来。这类知识采用归类、串线的方法进行复习,可使复习的层次更加分明。

  明确历史考试的六大目标

  历史学习的能力包括分析、比较、综合、理解、归纳等。2008年的《考试手册》有了明确的考试目标,目标共六大类,几乎涉及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各种学习能力。学生在复习中应结合历史知识逐个理解,掌握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

  目标一:历史知识。在复习中只要知道或掌握教材中重大的历史事件。

  目标二:历史技能。有关时间术语会在解题中运用,如世纪、年代等。要知道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有考古发现、文献阅读、调查访问等。要掌握运用材料的基本规范。关于空间中的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要注意重要的地图,主要是与主干知识有关的地图,如德国一战前、一战后、二战后,以及德国统一后变化等等。

  目标三:材料处理。对获取材料的信息,要从表面信息和深层信息等角度去思考。要会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原始材料是指当时的人活动留下的实物或文献记载,例如商代的卜辞;第二手材料是指经后人加工或转录的,如《史记》。要区分历史的客观性表述和主观性评价,客观性表述侧重在历史事件本身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主观性认识侧重在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或评价。要辨别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就目前中学生所接触到的历史材料而言,首先是实物资料,其次是文献记载,再次是文学和神话等。

  目标四:历史阐述。要明白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要从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的观点解释历史事件;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要做到一分为二,力求客观公正。

  目标五:组织与交流。这是能力目标的重点,其中有概述、叙述、论述三个子目标。概述要求概括回答问题,简练扼要地进行组织;叙述要求全面进行组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内容、意义(评价)等要素。论述要求对历史事件的论述做到有观点、有史实、有评价,原则是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比较典型的题目就是历史小论文的撰写。

  目标六:历史价值观。往往通过对具体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诠释来体现,此目标略知即可。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2008年《考试手册》中的题型与往年有所变化,由原来的三大类改为选择和非选择两大类。建议复习中对每一种题型进行认真分析,从审题方法、解题过程、组织答案等方面加以训练,下面举几个典型的试题来说明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供学生们在复习中运用。

  一、选择题。例:传统的土地赋税制度和劳役制度在16世纪逐步得到改革。这场改革是指:A均田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解题步骤是1、审题:审题时要掌握三个要素,时间(16世纪),范围(土地赋税制度和劳役制度),要求(改革)。2、解题:掌握三个要领,首先弄明白题目考什么,本题考16世纪土地劳役制度改革;其次看4个选项,并联系教材16世纪是明朝,答案是C。这种解题方法正确率比较高。

  二、非选择题。考生要把近几年所出现过的各种题型分类掌握,通过典型试题按照《考试手册》中的目标加以解剖、分析、理解。审题时要严格按照时间、范围、要求进行。例如2007年高考上海卷38题简略叙述19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史实一题,时间要求为19世纪60年代,答案超过这个时间的不行。范围为整个世界,要求是叙述重要的史实。再如材料题:古代中国社会的策源地是在黄河流域,它从这里扩展到长江流域。远东社会的策源地把这两个流域都包括在内,然后一方面沿着中国海岸向西南方扩展,另一方面向东北扩展到了朝鲜和日本。(阿诺德汤因比)问题是依据唐代的历史,论证汤因比的中国社会策源地扩展到朝鲜和日本。其解题方法是:第一步看材料,从材料中梳理出中心内容即中国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即中国古代、社会策源地、扩展到朝鲜和日本;第二步看试题设问;第三步联系教材内容相关知识,一期课改内容为唐代的对外关系,二期课改内容为儒家文明的传播;最后进行思考,理清解题思路,按照审题和解题要求完成答题。

  三、小论文。要有明确清晰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论文的总论点,这个非常重要。分论点根据题目而定,一般以2至3个为宜,分论点要围绕主旨写,每一个分论点的论证要做到用史实进行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最后要做总结,总结时要侧重在提高认识,升华主题。切记不能只罗列史实,也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离题。

  高考历史复习建议:重精略多做题应反思总结

  重视基础抓住课本。以教材为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是考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其本身也是很重要的能力,是解答好试题的基本保证。当然,这里所说的抓好基础知识并不能停留于简单的背诵,而应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梳理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而准确地迁移知识。

  在历史冲刺复习中,考生应对各知识点进行全面落实,具体来说,就是依据考纲、教材等确定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的章节进行梳理、掌握。在掌握知识时要加强理解记忆,多尝试进行回忆,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在将知识点砸实的过程中,应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要着重掌握好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

  适度拓展,让知识无遗漏

  考生还应在知识点的复习中,做到适当拓展,透彻理解、细致把握。适当拓展是要了解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例如2007年文综全国I中的选择题第12题就考查了谥号、庙号、年号等知识。透彻理解是指要全面把握知识的各个要素,加强对背景、原因的认识、对内容、措施、作用的理解,对意义、本质的深刻认识。细致把握是指要关注教材小字部分、图片、表格等对知识点进行补充、阐释的内容。

  在复习中,要坚持单元总结和过关训练的复习方法,使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及时得以强化,模糊的知识得以及时明确、遗漏的知识及时得以补充。

  重精略多,做习题更应反思

  科学训练重视反思。考前冲刺阶段,考生每天要进行适度的强化训练,做一定量的习题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可以检查测试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时查漏补缺。二是可以提高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

  当前阶段的训练应当更加讲求科学的方法,训练题不求多而应求精。要紧密结合复习的内容精选习题,重视习题后的总结与反思,提高对知识点的活化程度,构成知识体系与网络,提高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